第167章 变法失败令人痛惜,讲解读书做人道理(第1页)

虽说国有成没在体制单位里,得不到确切的消息,可是上过茶馆几次以后,仍能听出个所以然来,维新变法的人想把太后拿下,使得光绪皇帝掌握实权,却被袁世凯告密给荣禄,于是,才有了维新派全盘的崩溃。

维新可以,但造反不能,不可否认,改革对于大清是有极大益处的,但也要分清情势,在保守派掌握实权的情况下,要一点一点逐渐的改革,否则掌握实权的太后一党翻过手来,就能使变法停滞。

这些维新派怎么不懂得最基本的道理呢?古代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都是经过“上层建筑”的首肯以后才得以实施,不经过最高权力者的支持,变法是不得获得成功的。维新派看似向前推动维新的进程,实则一下子毁了维新,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大清如果再不革故鼎新,那么迎接大清的还有更深的屈辱与更为深广的破坏,《马关条约》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不论怎么说,维新派不该闹“窝里反”,循序渐进的变革是可以使大清变成和西方列强一样的国家的。

表面上看是维新派的失败,实际上是大清举国的失败。由此看来,维新派一时掌权,并不是朝廷所愿,起码不是太后所愿。朝廷里的保守和当权者是不允许新的政治势力沾染权利的。

争吧,斗吧,把大清弄得一盘散沙。国有成叹息了一口气,木已成舟,事已至此,好好的一盘棋,让国人给下成了一盘臭棋,大清国的强盛看来遥遥无期了。看来,大清国又要接着忍受外国枪炮下的羞辱了。

他更暗自庆幸从单位内出来了,否则,有人根据他写的那份“建议”不知道还要掀起多大的风浪,祸福相倚总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看似失去了官职和工资,实则躲避了一场灾难。

尤其,他要感谢古代的君子们,如果不是他们,他就无法教书,更无法实现救国振兴民族的理想。

只是对于谦德学堂的教育,他还有一点点的缺憾,没有请来专业授课的洋先生,这是他目前存在的遗憾。

他领着孩子们一起读诵《千字文》:

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