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喝老豆腐汤解饥,小吃摊偶遇洋人(第1页)

国有成不一会儿就将一套煎饼果子吃下肚,他又在卖小笼蒸包的摊子前买了两小笼素包子,这次他没吃,而是将包子拿在手里,继续往前走着。

前面一定会有喝粥吃饭的摊子,要不竟是些卖干主食的摊位,人吃了会噎得慌。

他闪过了一家粥铺,远远瞧着有家卖老豆腐的摊子,赶脚几步,坐在老豆腐的摊前的长条凳子上。

老豆腐摊支了两张桌子,国有成先点了一碗。老豆腐汤里飘着着几粒腌黄豆,腌韭菜花摊主也只放了一小勺,客人们谁的口味重,还可以再放,奶黄色的豆腐汤里还飘着几滴香油花。

国有成吃了一口,觉得这家摊主熬制的老豆腐用了心。老豆腐汤是从豆浆变成的,老板先将浸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点上卤水之后,就成了人们爱喝的豆腐脑,然后盖上盖子,再在火上熬制四个小时以上,才能做成一碗老豆腐汤。

国有成嗓子疼了或者牙梆子上了火,就会到老豆腐摊前喝上一碗锅底的老豆腐汤。那种最老的老豆腐汤,豆腐里几乎没了水份,几块豆腐都有了蜂窝状,并且有的豆腐面上还成了金黄色,这种老豆腐汤最下火,吃了以后,嗓子或者牙梆会舒服许多。

国有成吃过半碗老豆腐,两小笼包子也吃下一笼,这时候,那个蹩脚的普通话又在耳边响起:“掌柜的,给来碗豆腐脑。”

国有成回头一看,原来是刚才买了赝品青花瓷的外国洋人。

这洋人有意思,他喝的惯北京的老豆腐吗?国有成奇怪那位黑黑的头上包着厚厚布包的印度仆人为什么手中空空如也,难道这洋人精明,转手将买来的赝品卖给他人?

国有成心里起了疑问,随即又否定了心里的念想,洋人买的是赝品,可这里摆摊的都是古玩行里混了十几或几十年的老“油条”,他们绝不会再将卖出去的物件再收回来。

这个高鼻梁,蓝眼睛的洋人没有马上坐下,而是让仆人将长条凳上擦干净,他才做到国有成对面的凳子上,接着他又指了指桌子,仆人听话,接着掏出布子将洋人面前的桌子抹得干干净净。

摊主看到洋人的洁癖,将粗瓷碗用锅里的热水冲了三遍,才盛了满满一碗老豆腐汤。

国有成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些巴结洋人们的中国人。

为什么偏偏给洋人们冒了尖的豆腐汤,而给在场的每个中国人都是小半碗,或者多半碗豆腐汤,两条桌子上还坐了四五位喝豆腐脑的国人。

这些个国人们也都吃惊地看着洋人,他们也没有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