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自古君子比德与玉,奈何身上纹银不多(第1页)

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达到当时的发达国家水平,对玉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玉器在雕工上一改两汉的细腻、高浮雕和线条如毫发的阴线,改为线条短促、劲道的内凹浮雕法。并吸收中亚、西亚等国的艺术风格,兼容并蓄。自唐朝建国以来,传统的礼玉失去地位,装饰玉器和陈设玉器成为玉器制作的主流。

唐朝时朝臣们所用的玉圭,以及大臣们系于腰间的玉腰带都有严格的规定。三品以上大臣才可手持玉圭,各位大臣按品介佩戴玉腰带,天子的玉带板是二十四快,三品以上的官员为十八块至二十块不等。玉腰带所用玉带板块数也是依据官阶大小来决定的,不可超出规定的范围。

并且从唐朝开始,玉器呈现世俗化风潮,体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多了种人间烟火的气息,与汉代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

宋朝时期,城市商业发达,物产与商品丰富,玉器制作比唐代更为世俗化,并且宋代崇古之风较盛,玉器仿古较多。

元代玉器沿革了宋朝时期的世俗化和装饰化,雕刻技艺更加完美,作品多呈现少数民族的独特风格。

明朝事情,玉雕作品已经出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尤其玉器皿是明代艺术价值较高的一类玉器。

清朝伊始到现在,玉器皿与陈设玉大量出现。乾隆时期是玉器种类最为精致、种类最为繁多的时期。尤以玉山子等大型玉雕作品为主要代表。并且还引进了域外的玉质,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

许慎的《说文解字》里曾提到玉有五德:这五种五种高贵的美德,分别是仁、义、智、勇、洁这五德。一.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二.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三.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四.玉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五.玉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莫非自己爱冲动,喜欢较真的脾气是因为身上没带块玉?国有成捡起一块玉佩,问摊主多少钱?

摊主回道:“纹银三十两。”

国有成只得放下玉佩。

国有成又走到一个玉器摊前,看着琳琅满目的玉器,想起许多和玉相关联的词汇。玉成为美好圆满的象征,只要有一个词冠以玉字,这个事物必然是美好吉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