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成端详许久,从炭盆里夹起一小块火炭放在烟草上。他吸上一口,水烟袋发出一连串“咕噜咕噜”的响声,如同京戏里清脆响亮的鼓点,听起来令人舒服。
只有此时,国有成才觉得自己像个人。水烟袋不论贫富,无从选择主人的身份,更不会像某些人那般嫌贫爱富。他的家庭不甚宽裕,从没在水眼筒里放过白糖水。他只在部门聚餐会上吸过两次不同味道的水烟,一次放了白糖,白糖水吸出的烟有股甜丝丝的味道;另一次放了甘草、薄荷水,吸过之后嗓子凉爽,还清热解渴。
能吸水烟已经心满意足,他从美好的记忆里抹去甜蜜的感觉。
吸过一袋水烟后,他将烟袋放好。
国有成看着墙上挂着的横幅:德不孤,必有邻。白天的情景一时涌上心头,使他站在此副字下思索良久。他的行书书法一般,但此副书法写得苍劲有力。
三千年前,孔子提出人与人交往的最高境界——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他共同承担,一起奋斗。
国有成依着这句话联想到朝廷。
大清向来负责任,也从不欺负他国。近五十年来却受到其他(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美利坚、俄罗斯等)众国的欺辱,就连与大清为邻的“撮尔小国”日本,去年也“吃了”大清一口,逼迫大清签订条约,割地赔款。
中国文化秉承君子之风,向来不愿意欺负他人。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一直传承下来。
首先,人们从小确立成为君子的先决条件:心思端正、懂得道理、获得知识,志向坚定。
继而,用君子的德行管理好家庭。
再者,家庭和睦的基础上管理国家。
最后,国家管理好才能天下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君子的德行实施的四个层次。明德、亲民、至善是衡量君子的标准。
国有成背着手站在条幅下,他有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也有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的豪言壮志,更有过宁可付出一生的精力与热忱,造福一方百姓的宏伟抱负。
可命运偏偏不解风情,正应了宋词里的一句:有情倒被无情扰。他的美好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得粉碎。
他没有任何平台可供其施展抱负;也没有跃上平台的物质资本和实力人脉。最终落魄到被上司当做提线木偶,玩得提溜转的地步。
工作单位如此,在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