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庆媳妇不接,反倒训起孩子来:“瞧你没出息的样。你去拿吧。我不吃。”
玉兰没有再多解释,而是在屋里找出案板,将西瓜一分为二,她蹲下身子,擦去孩子脸上的泪水:“以后小姑买了西瓜,还给你吃。”说完,她端着半个瓜回到北屋。
福庆的妻子过意不去:“玉兰,这瓜多少钱,我给你一半儿!”
玉兰没有回头:“嫂子,没事的,下次你家买瓜,我来吃就行。孩子吃块瓜,不当紧的。”
张卿云看着玉兰进了屋,内心里说不清是感动还是气闷,玉兰的这点像他爹心肠软,知道帮助别人。换做是她,刚才也会匀出一半让孩子吃。
她看自己挑的瓜皮薄红壤,心里满意,拿起西瓜咬了一口。
国有成也清楚玉兰的“仁义”,这孩子不单懂事,还知道关心别人,这点像他。他笑着冲孩子竖起大拇指,然后才吃了口瓜,称赞道:“这瓜买得就是好,又甜又沙。”
张卿云明白丈夫夸赞的寓意,她没向丈夫解释是自己挑选的西瓜。
国有成吃西瓜的时候,把每块西瓜瓤啃得干干净净,直到西瓜露出青色的硬瓤,他将妻子的西瓜皮也检查了一遍,将妻子吃过的西瓜皮也啃得没了红色。
张卿云面露鄙色,切了一声,继续做活去了。
国有成看玉兰的西瓜皮啃得干净,于是将吃过的西瓜皮洗干净,用擦子擦了一碗西瓜皮丝,里面拌上酱油醋。
他将练毛笔的一干用具收拾干净,到胡同里买了干炸丸子和西红柿,中午做了西红柿打卤面,现在快到夏季,蔬菜卖的便宜,他还挑了黄瓜、茄子和香菜。
吃过午饭,他将饭碗刷洗过后没睡午觉,说是去家具行看看,便拄着文明仗出了门。
街角有个体头摊子,师傅带顶瓜皮小帽,围着一件洁白的围裙,国有成瞅见摊子上恰巧没人,于是,坐在板凳上,剃头师傅噼里啪啦地将剃刀刮好,小心地为客人刮去脸上的汗毛。
国有成接过剃头师傅的小圆镜,看着镜子中英朗的自己,顿觉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剃头师傅临了在国有成面上抹了一层“东洋”的雪花膏,国有成摸了摸脸上香甜的气味,手指尖似乎摸到了婴儿皮肤般的滑嫩。
国有成到广货铺里转了一圈,发觉没有自己需要的板凳桌椅。铺子里卖的广东货不少,但洋货更多,外洋的货多从广东海岸上入境,到了广东后,再从广东运到北京,说是“广货”,其实都是洋货,招牌上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