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句话的时候,他会问学堂里的每个孩童是不是每天早起,都这样去做,如果早晨不用家长叫起床,可以独立完成洗漱,刷牙、叠被子的这样做的孩童,会得到女儿玉兰亲自剪成的剪纸“小红花”一枚。
讲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的时候,他会向孩子们讲解吃饭时注意的礼节。不能吃饭大声说话、不能吃饭时开玩笑,掉在桌上的米粒要捡起来吃掉,吃过饭后检查饭碗里有无剩下的饭粒,每个做的好的学生,他也会奖励“小红花”。
国有成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书里讲得那么尽善尽美,但是他愿意传递这种从小懂得勤俭节约,懂得从小培养孩子爱物惜物的良好量习惯。同时,他在下午的传授这些经典时,放松了课堂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把心中的疑惑讲出来,他一一作答。
比如有个孩子听到国有成讲得珍惜饭粒的事情,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先生,如果我将米粒掉在地上,还能不能捡起来吃呢?”
国有成略一思索,回答道:“最好不要再吃了,一方面米粒上蘸着灰尘,吃了对咱们身体不好。假如我们不小心掉在了桌子上,我们仅把桌上和碗里的米粒吃干净就好。”
另一名学生站起来接着发问:“先生,如果把馒头掉在地上呢?”
国有成笑了笑,看着这名学生道:“如果不脏,不要扔掉馒头,另一点,如果脏了,要把馒头皮揭下来,吃干净的馒头,脏了的馒头皮喂给家里的牲口或者鸡鸭。再说一点,你能把整个馒头掉在地上,说明你吃饭时不专心,这个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总不能顿顿都把馒头掉在地上吧。”国有成一针见血的指出孩童的提出的问题的是因其不专心吃饭造成的。
另一名孩童站起身:“先生,家里没喂牲口,没养鸡鸭怎么办?”
国有成不嫌麻烦,继续说道:“那就埋在院子里的土地里,或者让蚂蚁吃掉,或者当做植物的花肥。”
下午,先生与学生互动开展着热烈。国有成觉着这些从六岁到十岁的孩子们即天真灿漫又爱好钻研,孩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拯救民族的希望,他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解释这些天马行空提问题的孩子们的想象。
看来当一名先生不容易,除了具有专业的授课知识,还要有颗圣人君子般的仁慈的心,更要有解决孩童爱提问题的方法与解决能力。
古圣先贤说曾经形象的说过:人的思想最为复杂。有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