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请洋教授一同前往,学堂内品茗交谈(第1页)

那次,彼得对乔恩教授深有印象,教授侃侃而谈中国文物的精美,乔恩刚从中国的西北归来。

彼得先拜访了这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教授,教授叫乔恩·杰姆斯,他站在教授的角度向乔恩提出,有时间的话,可以访查一下中国的私塾,看一看这个国度里的私人教书方式,顺便给孩子们讲解一下西方的知识,他为了使教授可以成行,还给教授带了一个南宋时期的瓷枕,乔恩教授满口答应了。

彼得看了看中国版的黄历,算准了国有成学堂不上课的一天,坐上马车,拉着乔恩,一同来到谦德学堂。

彼得希望这次带来乔恩教授,可以减缓他与国有成之间的冷淡,在彼得商人的思想里,没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银子到位,所向披靡,畅行无阻。这次来,他还带了三千两银票,看看国有成的意思,只要教书先生提钱,他就给。中国人不爱钱的没有几个,彼得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国有成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不但不爱钱,还舍生取义,保护朋友,就凭这点,他也值得彼得前来邀请。

合作几年下来,国有成从没有对银子提出或多或少的抱怨,可彼得仍旧认定国有成不来鉴定文物的理由有二:一是银子给得少;二是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教西方文化的老师。他根本没有往清朝与外洋签订的条约方面去想。国家的事情,无论是商人还是教书先生,都无法左右情势的。

国有成心里不痛快,原本想不去彼得那里,就可以慢慢地与洋人拉开距离,直至最后不相往来的局面。可是两次不去以后,彼得反而找上门来,这叫人情何以堪?他硬着头皮为两人泡上一壶大红袍。

彼得装作熟识的样子,喝了一口茶,开着玩笑:“国先生是躲在学堂里隐居了吗?恩,好茶,这茶味道鲜醇甘甜。”他是笑着说这句话的。

国有成不能发脾气,即便在洋人们侵占了都城,强迫朝廷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以后,也不能发脾气,更何况是支撑学堂开办下去的‘金主’,没有彼得,学堂难以为继,他从心底感激彼得的私人情谊,但是在国与国交锋的层面,他还是不能接受洋人,尤其是彼得还带了一位看似彬彬有礼的洋人前来,这次莫不是又来请他给面前的洋人鉴宝去吧。哼,彬彬有礼,先前来的克里不就是理解有佳吗?马修神父还是洋教的神职人员呢?欺负起中国人来,不照样是个顶个的同仇敌忾,洋人们的眼中一切中国人都不值得信任。再让他给面前的洋人鉴宝,国有成是坚决不会做的。想到这里,国有成微微一笑:“这是著名的武夷岩茶大红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