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不同的感受(第1页)

森林,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堆树。

但是对张晓芳来说,这里有着无穷的乐趣和哲理。虽然这大片的人工林对他其实挺“乏味”,倒是林下顽强生长出来的植被才是以前原始林的雏形。

这里的树木一年之中生长的时间非常短暂,长得出来一抱粗细的树木,没有五百年也有三百年。这些树木砍倒后,树根很难快速腐化,这也跟这里寒冷的气候有关。

一个个巨大的树根,长满了苔藓,林下的蕨类植物长势倒是没有受到影响,苔藓和蕨类下面生活着一些昆虫种群。手持显微镜下的世界,腐殖质就是一个生物的世界。

几个女孩子都被恶心坏了,但是张晓芳林少华却讲得津津有味。有意思的是辛宝婷除外,她很鄙视地道:“这算什么,不是很正常?”

技术员鼓捣了一下,把显微镜下的世界显示在了电脑屏幕上。

人们才知道为什么张晓芳说,世界上最微小的生物结构,也比所有工业品的精密程度要高。

美丽的植物纤维和细胞之间,还有更加精美的微生物在游弋。美丽是美丽,但是再让女孩子们吃东西的时候,一个个都没了食欲。

张晓芳很鄙视地道:“你还没有看到你们的人体比如和人体内环境,那也是生物环境,各种微生物和病毒都在我们的体内生存。那些所谓有益和有害生物其实都是废话,所有的生物只要维持平衡,都是有益的,但凡一种微生物和病毒占优势,就是人生病的时候。从这方面来说,微生物种类越多越好。”

这次连林少华也受不了了,直接躲开了。

张晓芳确实是研究疯子。不过他指出的第二种可能产出的产品,就是蕨菜。

他非常反对一大片通过飞播造成的黑松林。因为在这片黑松林中,除了树下厚厚的枯枝和腐烂的气味,连最顽强的蕨类植物也只有稀疏的几根。

林下十分干燥,苔藓植物生长也十分困难。

能够站在张晓芳身边的,就只有程治、辛宝婷和后来返回来的林少华。

如果是桦树林里除了枯死的树木以外,还有其它植被,微生物群落较多,能够形成一定的平衡之外。这篇是松林里就是微生物荒漠。这里就像一个饲养场生长的都是以黑松为食物的何种昆虫和细菌、真菌。

拨开枯死的树皮,林少华虽然早知道结果,眉头仍然紧皱。敲开树枝后,看着里面爬出来的昆虫,他只能长叹了一口气。

“虽然我知道塞罕坝近几年改变了种植经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