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穿越到异界,最好的莫过于从一个婴儿做起,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这个世界。相比于柏拉图“两脚无毛的动物”的定义,马克思对人的定义应该是更加符合人的社会现实,“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你的父亲、母亲的儿子,你的兄弟姐妹的兄弟姐妹,你的老师的学生……人就是这样从一个动物属性的人,变成了一个社会属性的人。万事总有特例,张无忌就是这样一个特例,他出生之后,他所在的“社会”人太少了,只有三个人——张翠山、殷素素、谢逊。
冰火岛的日子实在是无聊,所以在金庸的笔下数年的时间只能“弹指即过”。好在张无忌是个婴儿,无聊的时候可以睡觉,没有网络的世界,只有这个活法了……
直到张无忌八岁时,谢逊决定教授张无忌武功。
想不到谢逊堂堂金毛狮王,在教授武功之前,也要先叨叨一番。这让张无忌想到了“以前”他打wow的时候,每次开boss之前,那些唠叨个没完的剧情故事。
谢逊首先要说的当然是关于明教的掌故。
明教为东汉末年(公元3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创立,本名摩尼教,摩尼声称自己是佛祖、琐罗亚斯德(拜火教的创始人、初代教主)和耶稣的继承者,也是最后一位先知。摩尼教的主要教义为“二宗三际论”。二宗三际论的二宗是指世界的二个本原,即黑暗与光明、善与恶,三际是指世界发展的三个过程:即初际(过去)、中际(现在)和后(将来)。在唐代,摩尼教通过西域传入中土,在江淮地区流行起来。唐武宗灭佛时,摩尼教开始转入地下,改称明教,并且从此投身于毫无希望的造反或者说是起义运动当中。
最让张无忌惊奇的是,《水浒传》中的大反贼方腊、《说岳全传》中的大反贼钟相居然都当过明教教主。张无忌不禁心中呐喊,你确定明教真的代表正义吗?
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张无忌只好蠢萌的问:“那义父你是如何加入明教的呢?”
虽然双目已经被殷素素打瞎,做不出仿佛看破了一切、闪闪发光的“邵氏眼神”,但是谢逊还是一脸“邵氏表情”地说:“义父我本是色目人,祖上从比西域更远的地方移居长安,后来加入明教,又拜阳顶天教主为义父。你的外公白眉鹰王,在那时也是阳顶天教主的义子。后来,经由明教教主阳顶天介绍,拜阳教主的好友华山派高手混元霹雳手成昆为师。”
让张无忌大开眼界的是,阳顶天居然本来是姓杨的,而且还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