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彭和尚在袁州起义失败、周子旺被擒斩首的消息终于传来了,没事就下山喝酒的鹿杖客也带回来了元军受命在湖北、湖南、江西一带缉捕“白莲教”残余弟子的消息。
张无忌说:“这消息传播得也太慢了,你的意思是说我们当日遇到常大哥的时候,其实周子旺已经失败了?”
早就知道,在没有电话、电报、互联网的古代,信息传递速度很慢,但是张无忌没有想到会这么慢。
不过仔细了解了一下,张无忌也就理解了。人对信息的敏感度主要和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一个是个人素质,另一个是信息对人的影响。古代识字率之低下尚且不提,彭和尚在袁州造反,和其他地方的人半毛钱的关系没有,也就是附近几个州郡的人会稍微关注一下。至于消息灵通的江湖好汉们,抱歉,周子旺虽然是彭和尚彭莹玉的徒弟,但是武功低微,根本就没人认识。这样一来,哪里会有什么信息流传出来?
而且,周子旺的起义之奇葩,恐怕更多是被当做娱乐新闻来看的。至元四年,周子旺聚众五千人,攻打袁州,结果被元军当场镇压。其奇葩之处是,周子旺在自己的部下背上都写了一个“佛”字,认为有“佛”字可以刀枪不入。义和团的大师兄们的招数,你就这样剽窃,好吗?
好在,张无忌早就知道袁州是个悲剧,才没有摆出投奔已经被镇压的起义军这种乌龙。但是,在历史上,因为消息滞后闹出的乌龙实在不少,在民族英雄岳飞身上发生的所谓“12道金牌催促退兵”,其实就是这样(正史中是12道,《说岳全传》是13道金牌):
由于宋军在与金军作战的过程中败多胜少,宋高宗赵老九对于宋军的战斗力始终持疑。岳飞北伐的捷报越多,赵老九的心理压力越大。刘锜在顺昌首挫敌锋后,赵老九还坦言“顾小敌之坚,深轸北顾之念”(参见辛弃疾词“赢得仓皇北顾”),其心可见一斑。所以,赵老九给岳飞的命令是“乘机择利,必保完全”,也就是保全实力为上。
后来,韩世忠顿兵淮阳军,杨沂中在亳州、宿州溃败,岳飞成了一支孤军,赵老九害怕岳飞全军覆没,连忙发出退兵命令。
但是,赵老九在发出退兵命令之后,过了几天看到郾城、颍昌等地的新的战斗报告之后又后悔了。他发现前线的整体局势很好,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兀术在郾城、颍昌被岳飞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于是,他派杨沂中军出宿州,响应岳飞的攻势,并两次发急令,撤销之前的班师命令,要岳飞等到杨沂中抵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