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梦境与现实(第1页)

韩城要求跟我通话,这跟平常相差很大,他从不主动要求跟我通话,因为通话代表只能我说他听,我没办法听见他说的任何一个字。

他提出这个要求就代表真的担心我了。

我没有答应,我不想让他知道我现在在哪更不想让他知道我的处境。不是我冷漠和不信任自己兄弟,而是我现在的情况把韩城拉进来除了害他以外别的什么用都没有,一丝一毫的作用都没有。

我们既然是兄弟,一辈子的兄弟我当然要替他考虑,甚至韩城会成为我继续活下去和奋斗的心理安慰,。所以他会一定要好好的正常的健康的学习实习工作。

韩城后来跟我说他之所以那么厚脸皮的要跟我做兄弟是因为他父亲从小教育他一定要找个最孝顺的人做朋友做兄弟。

他说他有种奇怪的能力,第一眼看到一个人就知道这个人家教怎么样就知道这个人孝顺不孝顺。

我笑了,我相信他这种奇怪的能力,可是他却以为我在笑话他,那是他还不知道我的能力,特别能力。

孝顺,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古人很喜欢歌颂父母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就连慈禧,也写下了“世上爹妈情最真”“可怜天下父母心”等诗句。

孩子还未出生,父母就倾注了浓浓爱意,等到出生后,又一步步精心呵护,直到长大成人,娶妻生子。其中辛苦不为外人所知,因此,古人才有这样一句老话:“古来痴心父母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都是对子女痴心的父母多,但是孝顺的儿孙却不怎么经常见,与痴心的父母对比起来,孝顺儿孙实在是少得可怜。

不过,也有一句话,却颇有争议。就是这句“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也堪称家喻户晓,不过有的人却不怎么认同,因为就算是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又怎么会无不是的父母呢?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父母不会犯错,父母又不是圣人,怎么会不犯错呢?这句话只是重点强调,父母对子女的心都是好的,不管是溺爱还是管教,都是出自一片爱子之心,比如管教子女学习,他们的本意是没有错的,只是,有时可能用错了方法,让子女感到了受伤。

那么,这个时候又要怎么办呢?

其实,古人也早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当你的父母有过错的时候,你可以劝谏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说话要注意语气,不要当面顶撞,因为这样对于结果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