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文章中县纪委组织问题(第1页)

华庄村干部的贪腐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从文章中因村干部的经济问题、村委会选举问题、工厂占地和用工问题以及土地补偿款发放问题,导致矛盾激化。所谓的经济问题是否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四年要经过8次工作组?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尤其组织工作程序与经济案就存在着两大问题。

第一次工作组,是在问题矛盾最为显露激化之中开展的,作为县委纪委牵头,在工业园与农业局的配合下,如果拿出像检察院后期一半的努力,也绝不会出现像文章中的“乱瘫村”,也绝不会成立8次工作组,更不会有村民集体四年上访。那就让我们看看县纪委是怎么工作的吧。

首先提到的是村委贿选的问题,纪委查了吗?没有,那也就不能落实了。贿选本身就是农村干部选拔的大问题,尤其也关联到民主选举法,不按照法律程序选举,甚至贿选将是什么结果?由于当选者目的不纯,并且通过贿选是有成本的,他们会像做买卖一样,不仅要拿回本钱,还要有渔利,那渔利是多少?是要在村民身上收刮的,这也是筑成贪官腐败的根源。

县纪委工作组在查案中立场不正,本身是执政执法,就不该执政违法,为什么在查案中每天要吃喝村民880元钱?拿着人民的工资,代表着人民的组织,认真查案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端起酒杯的时候,是否能主持正义的去维护法律?是否会对被告的同情甚至保护?作为县委纪委监察部周主任,他将是四年成立8次工作组和“乱瘫村”的罪魁祸首。

在查证化工厂碳渣案时,被告170万元经销账隐匿而谎报丢失,或许呈交一份经过改动了的账本。而原告有每天每车的真实记录却不愿采用,制造了被告12岁的孩子把账本卖废纸了的假证据,这是真实办案吗?

全县各机关组织都知道碳渣问题很严重,那是化工厂与原村两委有组织的把碳渣包给了黑社会,每年将剥夺华庄村民近500万元的经济收入。有合同为证,化工厂因占用华庄百余亩耕地,是以把生产的废料碳渣给予华庄作为补偿,白纸黑字写着的,为什么不问、不查?

1162888元的账外账,也可以说是村干部任意支配的小金库,从中存在着诸多的案例和问题,而县纪委工作组却予以回避,甚至农业局会计师都用手敲着头感到无法掩饰,周主任却堂而皇之的以账务混乱作为结论。

村办企业毛渣厂,是东胶厂因占地而补偿给华庄的废料,在经销中,不仅存在账面60万元与20万元补差问题,丢失一年账和一年半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