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灞桥折柳》(二)(第1页)

许西的故事杨梅也曾经听说,见到许西,杨梅忍不住伏在他的肩膀,“嘤嘤”地哭。战士们和许西东借西凑了五万元钱,存在卡里,要许西交给嫂子。杨梅却怎么也不肯接下这笔钱。“替我谢谢他们,替我谢谢他们!这钱我不能收,政府已经一次性补偿了我们,还答应抚养薄俏,赡养我公婆。救人是薄东应该做的,换成任何人都会那么做!”两人就这么僵持着,最后,许西答应替他们保管,“战士们的心意啊!”

杨梅擦干泪水,牵着薄俏再一次跪在了薄东的遗像前。薄成和刘飞早已把鲜花奉上。四个人就这么凄楚地望着薄东的遗像。薄成说:“儿啊,你的战友又来看你了,安息吧,老天会保佑我和你妈还有这孤儿寡母的。”

礼毕,杨梅要公婆先回去,自己还想陪陪薄东。来烈士陵园祭拜的人很多。好些许西和杨梅不认识的人也来给薄东献花。许西为薄东写了篇《何须马革裹尸还》发表在了当地的媒体上。自发来祭拜的人越来越多,把许西和杨梅挤到了一旁,杨梅更加泣不成声。

回到家,杨梅也一直哭,自己和薄东的点点滴滴开始浮现在她的眼前。

认识薄东那年,杨梅还是西安的一名大一新生。阳春三月,学校加强了新生军训,薄东成了他们的教官。第一次集合操练,杨梅紧紧盯住薄东示范的走军步,以及稍息立正。薄东的飒爽英姿不禁让情窦初开的杨梅有些许的心动。

在接下来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中,杨梅主动和薄东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起讪来。春游地点选在了灞桥。

灞河的水好清啊!同学们一窝蜂地到了河边,对着灞河的水和两岸的轻轻杨柳指指点点。有调皮的男女同学脱下鞋子,红通通的脚伸进还有些寒意的灞河中濯足。杨梅就是同学中比较忘情的一个。河边的同学越聚越多,根本就不停老师劝,大家喊啊叫啊,好不尽兴。这时,不知谁突然摔倒了,一下子引起了同学们的恐慌,大家你拥我,我推你,就在河边的杨梅不知被谁推了一下,“扑通”一声掉进了河里。

偏偏那时春潮滚滚,很远的上游刚刚下了雨,水流很急,不识水性的杨梅被浪冲到了河中间,以飞快的速度朝下游奔去。

说时迟那时快,正在灞桥上的薄东不顾桥距水面有三层楼高,衣服什么全都没脱,一个猛子扎进了河里。一阵潇洒干练的自由泳靠近杨梅,用右手托起杨梅的下巴,左手在水中飞快的划,就像国家花样游泳队员在进行精彩绝伦的表演。当杨梅被薄东成功救上岸时,灞桥上的游客和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