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旗鼓,带着梦想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一切都属于重头开始。
之所以选择来山东是因为常国标,在常国和待在家里那一年里,常国标先是去了山西,发现一年比一年难做,比头一年更找不到活计。后来跟着人去了山东,还能稍微好一点。
于是听了他的,常国和便与他一起,加上同村另外两人一起来到山东,心里也想着多去一些地方,多看看长长见识。
齐鲁大地一直都是他向往之地,孔孟之乡历来富庶且是礼仪的发扬地。
常国和觉得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年纪小也没什么大的本事。但他不怕吃苦,也愿意学习新的东西。山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山东的日子也不好过,开年那一段时间跟常国标一起走的还是在山西时的路子,到乡间走家串巷。活计仍旧难寻,不过比起最后在山西那段时间要稍稍好一些。
可是这段日子只坚持了一个月,常国和与常国标等人就分开了。
第二次和常国标一起出门,刚开始常国和就发现这个自小和自己一起玩到大的哥们儿有了变化。他不像以前那样勤快,做事总是拖拖拉拉,得过且过。
最过分的是,常国标还喜欢上了打牌,跟同村另外两个人一起总是得空就出去,常常放下手头的事,一去就是一天。
初开始,他们还想拉着常国和,但常国和对此毫无兴趣,并且好言相劝,让他们不要沉迷其中。闲下来的时候玩一玩可以,不要动真格的。
但这些话效果甚微,只有当时有点用,可第二天随着太阳升起,就丢给了前一天的明月星河。
几次以后,常国和感到无比的失望。与此同时,他也反思了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坚持。
在那时候补锅匠这个活已经过了最能赚钱的时候,越往后越难。随着日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好,这个行业逐渐变得可有可无。
日新月异,一切都在进步,常国和心里也有数。
身处于海边,常年游走渔村。他更向往大海,也想体验一下新的工作。临近渔村有一个富豪正在招人,给了他这个机会。
他犹豫了几天,到了三月份,常国标等人的态度迟迟不变好。他一个人感觉做的没意思,看着心里直窝火。
各种外在条件,都驱使他做出改变。
于是在三月初的一天早上,他趁着几个人还没有离开,就找到常国标说出自己的心迹。
“国标,我不想做了。隔壁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