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是个麻烦问题哎。”
原本已经起身准备离去的符家昌听王承德提到“父子不同船”的规矩,只得一屁股坐了回去。其他几人也是经王承德这么一提醒,刚还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
“那这怎么解决?再承包一艘船?费用可承担不起了。”黄长清把现实问题摆出了台面。
王承德一时也没想出什么办法来,只得沉默不语。一旁的王亚荣开了口:“这个有两个解决方法:一个是承包两艘较小的渔船,一个是跟其他家的渔船组成船队出海。”
“两艘小船出远海风险大了点,可跟其他家的渔船组队,现在他们乐意吗?”黄长清又提出疑问。
“虽然说两种方法都行,不过我觉得实际上说到底还是要靠第二种方法来解决。”王亚荣说。
包括王树茂在内的几个人听到他说有办法解决,都竖起耳朵仔细听了起来。
“联帮出海是我们的传统,无论是解放前大渔船主组织的,还是这些年公社组织的,到西沙不都是一大帮渔船一同出海的嘛,为的不就是在海上能有个互相照应嘛?”
被他这么一说,王承德几个老渔民都纷纷点了点头。
“如今只不过改变了渔船主人的身份而已,可出远海还得面对同样的问题呀!我想其他家也会遇到这个问题,现在潭门还有谁能自己就有支船队的?没有吧!只要我们去找合适的人商量一下,一同出海,承德提到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嘿,这主意不错,我怎么没想到呢?”黄长清一拍大腿说到。
“亚荣说的挺有理的。那现在我们是包两艘小船,还是包一艘大渔船呢?”符家昌说。
王承德想了想说:“还是先看看大渔船吧,载得多。”
“可以。”
“好!”
“听你的。”
其他三人都纷纷表了态,王树茂则只有在一边聆听的份。这个时候,他关心的不是大小渔船的事情,而是在想阿爸提到的“父子不同船”的规矩。
这条规矩是潭门的传统,尽管在平常没人会主动提起,但在出海时却是被渔民们牢牢遵守着。
在潭门,渔民出海大都是到西沙、东沙,甚至南沙的远海,所面临的危险是近海捕鱼的好几倍。渔船在南海遇难是很常见的事情,出海的渔民几乎都是男性,如果父子同船,一旦遭遇不测,这家人就断了香火,整个家庭都会垮掉。所以,自古以来,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成了潭门渔民的忌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