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商业局 6 古渡塔(第1页)

人呀,不用作笔记的,一辈子下来,该记住的就记住了,不该记住的就记不住了。几十年过去了,我还记着这样两个,算是事呢?还算是地点呢?因为有让人不能忘记的事才让人记住了那个地点,也因为那个地点让人记住了不能忘记的事。按地点说吧。

第一个地点是古渡塔。

明万历年间,古渡文人缙绅聚议,认为古渡风水不利,并告当时钦差古渡的提刑按察使钟万禄,最后决定,将观音大士像移至砖城北水关下,即土城坎北方,并建造一座宝塔,此处正是古渡汶、卫两河汇流北去的\\\\\\"天关\\\\\\",可\\\\\\"扼塞两河水口,弘开万里天关\\\\\\"。事情定下来以后,便推举在家赋闲的工部尚书柳佐主管其事,并正式定名为\\\\\\"舍利宝塔\\\\\\",从万历四十年开始策划,至万历四十五年第五层建成。第六层于次年由古渡布商王道济独资捐建,又历时三年,九层宝塔终于全部建成。

古渡塔应\\\\\\"灵收八表\\\\\\"的意象。塔各层平面皆为正八边形,第一层至第五层和第七、八层塔心室为正方形。六层和九层则为八角形,五层塔心室皆辟有门洞券,通向塔外。塔的平面构成是结合竖向设计而统筹布置的。就全塔而言,登临凭眺,则八面风光皆可撷取;而就各层言,则层层相错,收入景物各有不同,形成了统一中的变化,丰富了\\\\\\"灵收八表\\\\\\"的戏剧性空间变幻效果。至于塔心室的内部空间,也无不层层变化,而且由于扒道的狭长幽暗,更在先抑后张中,显现出光明和小中见大。第六层塔心室的建筑物构造更是颇具匠心,也最精到。捷足先登的人们惊喜地发现\\\\\\"三百里外忽见遥山\\\\\\\'。\\\\\\"朝宾岱宗暮太行\\\\\\",实在是地处平原的古渡旷古未见的奇景。第六层塔心室东、西两面券窗上方分别嵌石题刻\\\\\\"西引太行\\\\\\"、\\\\\\"东延岱岳\\\\\\",正北佛龛券洞上方则题刻作\\\\\\"秀聚中天\\\\\\"。此最能体现\\\\\\"灵收八表\\\\\\"之意。

至第七层,塔心室又转变为塔壁四合,上部由穹窿顶改为斗拱出跳承托的平顶,东、西、南、北列布砖雕字样分别为\\\\\\"阿众佛\\\\\\"、\\\\\\"弥陀佛\\\\\\"、\\\\\\"宝生佛\\\\\\"、\\\\\\"成就佛\\\\\\",以应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