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1页)

春分时节,瓦罐村落了一场雨,后来雨就变成了雪,后来四围的坡呀梁呀就都戴了白帽儿了,围了白围巾了,而坡呀梁呀打半山腰往下直到瓦罐村,依旧是素素淡淡灰灰黄黄的。转过天儿,云也散了,雪也消了,天蓝得跟水洗过一模样儿,又连着晒了三个两个日头,坡上坡下地头村畔,各种野花就接着续着开了。先是塄头埝垴一丛丛一簇簇迎春花,然后是坡头梁畔一树树一棵棵望春花山茱萸野桃花野樱花连翘花,只在三天五天之间就满山满坡红红火火地绽开了,不管是黑儿里还是白儿里,也不管是熹微的晨色里还是浓厚的夜幕下,时时处处都响着这花那花绽放的声音,那声音如婴孩的欢笑声,又似沉睡一冬的老人的憨笑,这笑声就银铃儿铜铃儿样响了一坡一沟一地一村。

魏石寨听着这里那里花儿朗朗爽爽的笑声,却不见瓦罐村人,更听不见瓦罐村人旧时那热热闹闹的说笑,再看着空空如也的村庄,心也就空空地疼将起来……

记不清是哪个春日里,瓦罐村搬出了第一户人家。搬走的人家户主叫魏青山,是魏石寨的本家。魏青山也是春季头一户搬走的。魏青山搬走那当儿,好像是土地下放没几年光景,魏青山就跟公社木材站联起手来,通过私人关系搞到木材计划,然后通过木材站倒卖出去,从中挣得一些利润。几年过后,国家鼓励发展私营企业,魏青山抓住时机,注册了官岭乡第一家木工厂。说是木工厂,其实就是粗加工,啥儿坑木枕木,啥儿把柄腿橧,啥儿椽头檩条,经过简单加工处理,整车整车运出山外,不消几年光景,魏青山就成了瓦罐村第一个万元户。成了万元户的魏青山,先是在城里买下一处老宅子,这家老宅子的主人举家搬进了距卢西县城一百多公里外的河坝市。买了老宅子,魏青山就把娃儿闺女转到县城上学,媳妇跟着他做着木工厂的会计兼内务。那阵子虽说魏青山一家都不在瓦罐村住了,然他家的那一亩三分地却依旧耕种着。农忙时,魏青山就领着媳妇和厂里的工人,回村在老屋里住上三天两天,等把地种毕了,就又一窝蜂儿走了,老屋也就锁门闭户了哩。后来,魏青山又把那处老宅子推倒盖起了两层小楼,就彻底撂下山里的土地老屋不要了,只顾着一门心思挣钱,一年里除了清明跟正月十五回村里到老坟上烧纸送灯,就很少回村。

魏青山彻底从瓦罐村搬出去,是一个山花烂漫的时节。那时村里还住着二十几户人家,他是第一个搬出瓦罐村的。走的时候,只把搁在屋里中堂上祖宗的老牌位儿跟两个祖上传下来的太师椅带出了山,其余家当全部锁在屋里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