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页)

桂英坐上了通往县城的班车。车子尚未到发车点。魏石寨在附近的小卖部里买了两桶矿泉水,又返回车上,送给桂英。桂英只拿了一桶,让魏石寨也拿一桶,说天热,回去路上喝。魏石寨说不用,路上渴了,趴在路边喝点纯天然的矿泉水就对付过去了。桂英说,你喝那河里的水,说不定上头放牛娃正往河里尿尿哩。车上人听了就哈哈笑。魏石寨说,水流百步为净,就是尿也不脏了么。又一片笑声。桂英强塞给他一瓶水,狠着他接住了,还说天老热,不中就叫一辆三轮车,送你回瓦罐村。魏石寨说叫啥三轮车?说坐那车还不如步蹦儿好,颠得人胃都出来了。

返回瓦罐村的路上,魏石寨出山时在路旁地边见到的那些蜂箱和头脸上罩了防护罩的养蜂人,又细细看了一遍。走着,空里飞来飞去的蜜蜂就织成一张网,嗡嗡嘤嘤的蜜蜂的歌声也织成一张网,罩在通往瓦罐村的路上。每年的春夏之交,养蜂人不知从哪里就蜂拥而至,摆蜂箱,搭帐篷,这里那里就来来回回飞着忙不迭的工蜂,循着花香,在山里四处搜寻悄然绽放的万千野花,辛辛苦苦采了蜂糖,然后收获满满飞回蜂巢,为的是在蜂王面前表个功活得体面,也为着明日的生活更甜蜜,却不知倒是为养蜂人积累着生活或享乐的资本。

魏石寨走一路,头顶上那密集的来往的飞行者就一直伴着他,那朴实而动人的劳动号子,也一直回响在他的耳边,这些在瓦罐沟进进出出的工蜂,十有八九都是奔着瓦罐村路旁及四围的洋槐花和山野花而来去忙碌的。

槐树,在瓦罐村分为土著和外来两种。当地的土槐叶子小巧,生长繁殖较慢,果实槐米可入药,性寒。洋槐树则属于外来树种,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生长繁殖都快了许多,一经引进,就疯长开来,每年农历四月,正是洋槐花绽开的时节。当初很少有外地的养蜂人到九龙山一带放蜂采蜜,当地农人为了给那段食不果腹的日子增加一些营养,常常倾家出动,捋了白嫩嫩香喷喷的洋槐花,卧酸菜,包扁食,蒸蒸菜,填个肚子,度过春荒;亦可在开水里燥了,挤干水分,晾干收藏,食用时再用温水泡开,然后食用。八十年代以后,山外的放蜂人每年的这个时节就会准时应点地来到九龙山区,寻找村头路边坡脸地畔的空闲地、空场子,然后做临时的蹲点收获。当地商家收购了放蜂人的槐花蜜,再冠以“九龙山”的名号,这种纯天然无污染的蜂蜜就成了九龙山区的一张名片,在国内外那也是响当当的,棒棒哒的,当地一些有经济头脑的商人,还把“九龙山”纯天然槐花蜜出口到韩国日本东南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