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秋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地址,那是南江市周边的一个叫罗平的小县城,她飞快地拿笔记了下来,心里忐忑极了:“都过了二十二年了,她还会住在这里吗?”
“去原住址找一找,向邻居和当地派出所打听一下,总会知道的。”董一铭放低了声音:“不过你做好心理准备,这么多年了,有可能物是人非。”
时秋抬头看向他,看到了他眼底的关心,她叹了口气:“我知道,我知道的……你刚刚不是问我罗春花是谁吗?你真的想知道?”
“是,我很好奇,如果你想说的话。”董一铭回答道。
顾时秋低着头,从贴身的袋子里翻出了一张用保鲜袋装起来,叠得整整齐齐的一张纸:“这上面写的就是我。”
董一铭接了过来,慢慢拿出了那张纸……那是一张发黄的报纸截图,看起来有些历史了,里面的内容让人触目惊心……
1989年11月29日,南江市三医院精神病人罗春花在医院附近散步时,发现了臭水沟里满身伤痕、声音嘶哑的女婴。当时女婴的情况极差,因为头天晚上下了雨,脐带连接的部位被污水泡得发白。所庆头部处于水面上幸免于死。并且身体冻得青紫,还有多处擦伤和淤痕,头部有一个指头大小的洞,几乎就是奄奄一息的状态。
罗春花哇哇大叫,一边扒拉着女婴身上的蚊虫,一边奋力地将她捞了起来,最后在精神病院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将孩子送往医院。孩子病情危急,接连几天,一直高烧不退,触发了脑炎与肺炎。
报社前期发了一则寻亲人启事后,这件事情成了全城市民关注的热点,热心市民纷纷募捐,有的送钱送物,有的前来看望,为她祈福。刚刚从医院得到的好消息,孩子的病情稳定了下来,除了肺部后遗症外,活下来没有太大的问题。出院之后会送往市孤儿院。
报导后面还写了一些表扬人间大爱正能量的话。董一铭一一看过去,再抬头看顾时秋,竟不能将她和报导上的这个可怜的婴孩联系在一起。
他问了一个问题:“这么多年,你一直住在孤儿院,没有被收养吗?”
时秋嗯了一声:“因为我得过脑炎,加上肺功能不好,有些想收养的叔叔阿姨有些犹豫吧。后来渐渐大一些了,我又不愿意离开孤儿院了。”
时秋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很低,眼晴湿润起来。空气忽然变得很安静,很长一段时间,旁边的男人一句话也没说,时秋抬头看他,却从他的眼神时看出了许多东西:怜悯、温柔、感同身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