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构建自身的投资框架(第1页)

投资链条的形成有三个维度:首先是自上而下从宏观角度确定大类资产权重配置,主要是确定股债配置比例;其次是确定行业权重配置;最后是自下而上地选择个股。

? 大类资产权重配置

可以通过五个维度的观察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具体包括宏观基本面、宏观政策面、微观流动性、估值指标和重大事件。

1)宏观基本面。对于宏观基本面的观察,要以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及海关总署等给出的统计数据为准,这些机构每个月公布的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采购经理指数(PMI)、外贸进出口总额、社会零售总额增速、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价格指数(PPI)、信贷增速等是判断宏观基本面的最重要的指标。

2)宏观政策面。对于宏观政策面的观察,首先要观察央行的货币政策,重点关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官方口径变化和利率价格等;其次要观察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政策、股市政策和相关部委的行业政策变化等。

3)微观流动性。微观流动性观察指标包括日均成交额、首次公开募股(IPO)和定增融资额、重要股东增减持额、两融融资余额变化、陆港通资金变化以及新老基金发行和申赎情况。

4)估值指标。基于自上而下的角度,第一层次主要关注几个宽基指数的估值指标,包括上证 50 指数、沪深 300 指数、中证 500 指数、创业板指数、万得全 A 的 PE 和 PB 绝对值以及历史分位数,通过对历史分位数的观察感知整体的估值水位。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即使多数宽基指数的估值历史分位都处于历史高位,无论是 A 股还是境外市场,也不代表必然的估值泡沫,因为当前全球都面临低增长、低通胀和低利率的大背景,因此也需要结合绝对估值水平进行综合评估。

5)重大事件。重大事件包括国际关系、区域冲突、突发事件(如疫情)等。对这些事件的评估没有绝对的标准,主要靠经验值做判断,把这些事件作为因子考虑其对权益市场的影响。

? 行业权重配置

在确定大类资产相关的股债配置比例后,需要确定行业权重的配置,最主要的观察指标是行业景气度变化以及行业相关估值性价比的评估。对于行业景气度的评估,首先是观察统计局公布的细分行业数据;其次是由公司内部行业研究员对景气度进行判断;最后是以月度为单位评估月度涨幅、景气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