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周期行业是一个主要面向企业(To B)的行业,绝大部分周期行业的终端产品的差异化不大,所以这些周期行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成本的竞争。基于此,主要选择成本差异大、成本曲线陡的赛道。以水泥和钢铁行业为例,水泥行业是比较好的周期行业,钢铁行业是比较差的周期行业。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分化?主要还是由成本曲线成本差异决定的。水泥行业的成本曲线比较陡峭,龙头公司和一些二三线公司之间的成本差异比较大。这是由于龙头公司有资源优势、「黄金水道」,规模更大,能耗更低,能够通过成本优势不断发展,不断抢占市场。特别是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他们甚至可以选择逆势扩张抢占市场。钢铁行业在过去的很多年时间里都是一个明显充分竞争的行业,大公司和二三线公司之间的成本差异拉不开距离。其原因在于钢铁公司都要依靠进口铁矿石,而铁矿石占整个钢铁成本的绝大部分。所以,水泥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钢铁行业是一个「不太好」的赛道。
像光伏、电动车这种新型行业,也可以通过比较成本来选择赛道。比如,光伏行业的多晶硅、硅片、电池这三个环节都是一些类大众产品,产品之间的差异性不大,所以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是成本的竞争。硅片环节龙头公司的市值之所以最大,就是因为龙头公司和一些二三线公司之间的成本差异非常大,龙头公司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逆势扩张抢夺市场。电动车行业也有一些子行业是靠成本取胜的,如隔膜行业。隔膜行业龙头公司和二三线公司之间的产品差异不大,真正差异大的在成本端,毛利率相差 20%~30%。
有一些周期行业的终端产品也是有一些差异的,如消费建材行业的涂料、防水材料、管材,工程机械行业的挖掘机,都带有一定的类消费属性,产品之间的品牌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对于这些有产品差异的行业,要通过综合竞争力选择赛道和龙头公司。这个综合竞争力不限于成本,还包括品牌、品质、渠道和服务等。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