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节 对分散化的误解

量化投资在持股上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散,起到平衡个股特异性风险的作用。然而,并不是持股数量越多,投资就一定越分散,越能够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比如,如果持仓 50 只股票,全部是新能源行业的股票,虽然持有的数量不少,但是一旦该行业出现反转,如政策影响、产业影响,这 50 只股票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分散行业风险的作用。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持仓的股票很多,虽然来自不同的行业,但有同样的属性和风格,比如都是一些属于各个行业在成熟期的价值股,这类股票的特点是分红高、估值低、公司经营稳定,但成长性较差。价值股在 2019 年下半年至 2020 年年底的整体表现比较差,跑输沪深 300 指数。因此,如果全部持仓价值风格的股票,可能在有些阶段并没有很好地分散风格变化的风险。

再举一个量化投资里非常经典的小市值因子失效的例子。假设持有一定数量的小盘股,2017 年以来,随着再融资政策收紧、严格监管「炒小」「炒新」等政策出台,小票的壳价值、炒作价值都逐渐降低,并且随着机构资金在市场中的占比增加,市场资金逐渐远离小票,导致小票流动性变差,无人关注,股价也难有表现。因此,完全持有小盘股,可能也没有分散市值风险。

一般来说,量化投资策略通过分散股票持仓从而分散宏观、行业、风格等风险时,不仅会在股票数量上考察,更会深入考察股票所在的行业、市值、各种风格特征,从而做到更好的分散化,当某一风险来临时,对组合持仓的影响会相对更小。由此可见,做投资时,也可以考虑分散自己的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本章节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