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二次革命: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第1页)

二次革命的主流定义,也就是课本上定义为了一场孙中山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的正义战争。

这么说也没错,但是有一点没讲,就是这场革命对于中国历史走向的影响。

先了解一下二次革命的定义。

既然叫二次革命,那就肯定有第一次。

简单区分的话,一次革命实际上是辛亥革命,也就是革了清朝的命。

二次革命呢,就是第一次革命不彻底,接着要革袁世凯的命。

两次革命的领导者都是同一人,革命斗士——孙先生。

那问题来了。

第一次革命也就是辛亥革命不是成功把清政府赶下了台,成立了中华民国,然后孙先生把大总统之位让给了袁世凯了吗?

两人关系还不错,孙先生支持袁世凯当他的大总统,自己带着革命党的几个同志去搞铁路了,虽然啥也没搞成,但是经费都是袁世凯给拨的款。

那怎么突然又翻了脸,兵戎相见了?

这就说来话长了。

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宋教仁遇刺了,而孙中山非常肯定地认为,宋教仁就是让袁世凯派人杀害的。

从历史经验来看,导火索不一定是事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只是一个借口。就跟美国拿着洗衣粉非说伊拉克有生化武器然后把萨达姆搞死,生化武器是表面上的导火索,但美国可不是为了生化武器去的。

孙先生要搞袁世凯,宋教仁遇刺就是这样的导火索。

宋教仁在民国史上绝对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但是他的地位在后来被刻意降低了。

在当时的同盟会是这样排位的,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陈其美。也就是说宋教仁是除了孙黄之外的第三号人物,绝对的大佬级别。

但是在后来的历史上存在感不强的原因有点复杂。

其一呢,就是蒋介石上位之后,刻意把宋教仁在国民党历史上的地位淡化了。因为宋教仁和陈其美关系不好,甚至说相当差。

因为这两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陈其美是干啥的?上海青帮老大,最喜欢搞暗杀,是说今晚要搞死你就不会等到明天的那种江湖人士,走的是绿林好汉的路子,吃喝嫖赌样样精通。

而宋教仁是正儿八经的研究宪法和民主制度的高材生,专家型人才。虽然和陈其美一样,都是在日本留过学,都参加了同盟会,但和陈其美整天研究革命造反不一样,人家宋教仁在日本是天天呆在图书馆啃书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