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计 无中生有(第1页)

第七计 无中生有

【原典】

诳也,非诳也①,实其所诳也②。少阴、太阴、太阳③。

【注释】

① 诳:欺骗,迷惑。句意为:虚假之事,又非虚假之事。

② 实:实在,真实。句意为:把真实的东西隐藏到假象中。

③ 少阴,太阴,太阳:此「阴」指假象,「阳」指真相。句意为:大大小小的假象逐渐转化为真实。

【译文】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大的隐蔽的军事行动,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总之,是以假象来掩盖真实,最终把虚假态势发展到极端,巧妙地转化为真实,而非虚假到底。

【简析】

本计计语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道德经》第 40 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揭示了万物的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中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

《尉缭子·战权》中说:「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安所信之?」主张以「无」道假象迷惑敌人,乘敌人对「无」习以为常之际,化无为有,以虚为实,出其不备,打击敌人。

可见,本计的特点是,制造一种假象,有意让敌人识破,使之失去警惕,然后又化无为有,化假为真,化虚为实;真的攻击敌人了,而敌人却依然以为是假的,不做防备,从而为我所乘,战而胜之。

「无中生有」之计,不是真实意义上的瞒骗,而是将某些假象示于对手,使对方相信它的真实性,然后把这些假象突然变为现实,让对方毫无心理准备,措手不及,从而击败对手。

此计谋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含义:

一是凭空捏造事实,处处散布谣言,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说成存在的,让对方思想混乱。其目的是乘机消灭敌人,获取利益。

二是以假乱真,把假的东西装扮成真的,最后再将其巧妙地转换成真的。以此来迷惑敌人,使敌人掉以轻心,从而趁势将其打败。

【战例】

骊姬立太子

「无中生有」之计,常常被一心想夺权篡位的人用在政治斗争中,通过诬陷他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公元前 663 年(晋献公十五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