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周围,是不是经常碰到这样的场景:
在城里打工的小白领、职场精英们,春节回家看望父母。亲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在餐桌上正在享受过年氛围的时候,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催育,好好的年夜饭,被打了折扣。以至于把春节当成痛苦的节日,觉得是公开处刑……再看到七大姑八大姨,真想能躲多远躲多远!
每到周末,都忍不住打开手机,看你喜欢的带货主播的直播,然后在主播的安利下,「买它买它又买它」,买一堆你根本用不上,扔掉又心疼的「好东西」……
这些场景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你在周围,或者在你身上就有发生过?为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们这么爱关心别人的事情?为什么你总是忍不住买一些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这些为什么背后,其实有一种从众心理,这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主题——乌合之众。
(一)什么是「乌合之众」?
听到乌合之众这个词,大家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武侠电视剧里那些不入流的门派,这些人聚集在一起,或聚众闹事、或偷盗抢劫。是的,「乌合之众」的原意,是指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这样的人,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往往没有自己的主见,很容易盲从、喜欢人云亦云。
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中这样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意思就是: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比如;一个大学生,本来准备好要去自习室,但是舍友们都不去,于是,TA 也放弃了去自习的想法,和舍友在宿舍里玩起了游戏。
乌合之众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从众,当你处在一个群体中,很容易跟随整个群体的决定来做决定,比如疫情期间,人们大量抢购板蓝根、双黄连等。在大量抢购的时候,人们没有去分析板蓝根、双黄连会不会对新冠肺炎有效果,只是单纯的别人说有效果就相信,别人抢购自己也跟着抢。
(二)「乌合之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乌合之众的现象,常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你可能无意中成为乌合之众中的一员,加入八卦别人的大军,给别人造成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