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殓师就是专门给死人化妆的职业,这个行业里男性居多,而我则是一名少见的女性入殓师。我今天讲的这个故事,是来源于我刚入行后的一段经历,后来,我还把它写成了一本书,但由于有「宣扬封建迷信」的因素,最后被下架了,大家如果去网上搜一搜的话,或许还可以找到些蛛丝马迹。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看完以后,你可能就会明白那本书为什么会被下架。
(一)
有人通过工作室的预约电话,邀请我的团队去给一具遗体入殓。我问遗体在哪里。
对方是个老头,普通话非常不标准,我和他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时常一句话需要重复好几遍,好不容易问到具体位置以后,立刻用手机查了一下,那是一个非常偏远的自治县里的小山村。
我下意识地说:「我们收费比较贵。」
我们团队的收费比殡仪馆里的入殓师高多了,更何况要异地出差,算上差旅费、住宿费和其他一系列费用,肯定不便宜。而且,老头报的地理位置和他说话的口音,让我觉着他并不富裕。
没想到老头骂骂咧咧:「我还能差你钱不成?」
于是,我就把收费标准向老头介绍了一遍,顺道问了句:「请问遗体是男是女,我好准备。」
没想到老头来了一句:「男女都有,给好几个人化妆的话,有优惠吗?」
我当时就懵了,服了,这老头还想团购不成?
通完电话没多久,老头把一半的定金给我转账过来了,于是,我立马告诉团队,来活儿了。
工作室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接到这么奇怪的活儿:一共四具遗体,分别是两男两女,而且还要我们千里迢迢跨省奔波。
我们团队一共六个人,工作室成立在一线城市,主打「新式入殓」,所谓新,就是按照年轻人的方式,一条龙承包遗体的修复化妆、悼念以及入葬仪式,与传统的丧葬服务完全不一样。我们接触到的家庭,大多都是比较开放的,死者也大多数是年轻人,拿一个我们的入殓案例举例:我们曾今把一个死去的 Coser 化妆成了神奇女侠,在火化前,为她举办了一个轰趴派对。
大家知道,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死亡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所以,我们这个新潮的团队,也只能在上海这种地方立足。成立之初,我们确实没想到能吸引那么多客户。
由于目的地在小山村里,下飞机以后,还要坐半天小车,而当时已经快到夏天了,遗体不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