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年,暮春时节。
    淮南的天气异常闷热。
    自去岁起便少有雨水,田亩龟裂,禾苗枯槁,但袁术府邸中的奇花异草却因日日以泉水浇灌而愈发葱茏。
    那些从各地搜罗来的名贵花木,在精心栽培下绽放出妖异的美,仿佛不知人间饥馑。
    府内工匠已忙碌数月,将原本就极尽奢靡的将军府改建得愈发富丽堂皇。
    金箔贴柱,玉片镶墙,连廊下的地砖都重新铺就以象牙与玳瑁镶嵌的图案。
    袁术常踱步于这些华美建筑之间,手指轻轻拂过雕琢精细的栏杆,眼中闪烁着难以名状的光芒。
    “主公,谶纬已现,天命在兹啊!!”
    杨弘不知道第几次跪在袁术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代汉者当涂高’,此谶自光武时便流传于世。主公表字公路,路者,涂也。且袁氏出自舜后,以土承火,正应其运。”
    “玉玺何在?”袁术突然发问,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侍从连忙捧上一个紫檀木匣。
    袁术亲手打开,取出那方无价之宝——传国玉玺。他在手中仔细把玩着这块美玉,指尖摩挲着上面镌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
    玉玺一角曾因王莽篡汉时被孝元皇后掷地而损,后以黄金补之,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孙策抵押玉玺借兵时那不甘的眼神在袁术脑中一闪而过,但他随即笑了。
    那个年轻的猛虎如今在江东搏杀,而这象征天命的神器却永远留在了这里。
    这就是命运,袁术想,有些人注定为王,有些人只能为将。
    “通告各方,明日卯时,举行登基大典。”
    ...................
    次日黎明前,淮南城内已戒备森严。
    士兵们沿主要街道站立,每隔十步便有一人,手持长戟,面无表情。
    百姓被禁止出门,只能透过窗缝偷偷窥视这场突如其来的盛典。
    皇宫,实为扩建后的袁术府邸内,灯火通明如白昼。
    工匠们连夜最后修整着每一处细节:调整蟠龙柱的角度,擦拭金漆大门,检查御座稳固与否。
    宫人们捧着各式礼器穿梭于廊庑之间,脚步匆忙却不敢发出声响。
    袁术一夜未眠。
    他在特制的香汤中沐浴更衣,由八名侍女服侍穿上精心缝制的衮服。
    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