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壹点了点头,“没错。”
他绘制的战舰设计图,正是几年后,米国才陆续服役的艾伦·萨姆纳级驱逐舰。
这是二战时期,大名鼎鼎的弗莱彻级驱逐舰的升级型。
该舰在外形上延续了弗莱彻级的流畅线条,却更为魁梧、沉稳。
舰体加宽后的比例,使它在高速航行时依然稳如磐石,哪怕迎着浪头切入,也只激起轻微的浪花。
它的排水量达两千两百吨,全长一百一十五米,宽度超过十二米,舷侧线条干净利落,甲板层次分明。
主炮采用三座双联装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塔——这是当时最先进的炮型之一,放到当下,更是非常强悍的存在。
每一门炮塔都配有电动转向与液压俯仰机构,能在几秒内从对海射击角度迅速抬升至高角防空姿态。
在战时,它既能为登陆部队提供岸轰火力,又能在舰队编队中担任防空核心。
舰上还装有两组五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鱼雷射程长、威力大,是同吨位舰艇中极少具备的双重打击手段。
而在其防空体系上,林壹特意强化了火力配置。
采用的是四座双联40毫米“波佛斯”自动炮、十余门二十毫米速射机关炮,形成了覆盖全向的火网。
只要敌机敢闯入一千米内的空域,几乎不可能全身而退。
而说到动力系统。
该舰采用双轴推进,两座高压锅炉与两台六万马力蒸汽轮机协同运转。
当主机全速输出时,巨大的能量沿着传动轴传至尾部螺旋桨,推进器掀起的浪花几乎能卷起船尾的海雾。
在平静海面上,它能轻易达到三十六节航速,若是顺风而行,甚至能突破七十公里每小时的极限。
它的舵机反应也非常灵敏,转向半径极小,这让整舰在高航速时依然能完成急转,仿佛一头海洋的猎豹。
更令人称道的是它的电子与感测系统。
舰桥上装设了简化型雷达测距仪与火控计算仪,能在夜战或恶劣气候下自动修正射角误差。
林壹对此,已经在生产相关的电子设备。
他在水窑厂本部专门成立了电子信息研究部门,专门用来研制这类电子设备。
对他而言,这些东西都是比较简单的,远没有造军舰难。
主要军舰大,而电子设备只要懂,就能造。
两者的困难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