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虽然它只是油驳船,却是军舰和航母的起点(第1页)

接着是分段与吊装的工艺。

这艘船已经不可能整块拼合,必须把船体分成若干段,在厂房预制后,用龙门吊整体拼接。

军舰和航母的建造,正是这种思路的极致延伸。

今天他们在油驳船上练习如何分段、如何合拢、如何对缝,将来面对万吨级的庞然大物,也只是在重复相同的动作,只是每一步都更庞杂、更精密。

然后是双层底与舱室隔断。

油驳船为了安全采用双层底,军舰和航母同样依赖隔舱与舱壁来保证浮力与抗打击能力。

今天他们学会如何焊接与密封双层结构,将来就能明白航母上为什么要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隔舱,为什么防水分隔是船只生死的关键。

林壹又特别强调了推进系统的复杂性。

油驳船采用双桨,而大型军舰需要四桨甚至更多,航母则可能配合蒸汽轮机或未来更复杂的动力装置。

但无论如何,轴系布置、对中、振动控制的原理是一脉相承的。

今天他们掌握双桨的安装与调试,就是向更高一级船型迈出的第一步。

最后,林壹把手指停在甲板和上层建筑的布局上。

油驳船需要合理的管路与泵站,军舰和航母同样需要庞大的管线系统,燃料、蒸汽、淡水、电缆……遍布全舰。

油驳船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如何规划、如何舾装、如何把一个庞大复杂的“管路森林”组织起来。

林壹将图纸卷起,放在身旁的桌案上,环顾四周的工人们。

空气中弥漫着钢铁与机油的味道,所有人都屏息等待下一步。

林壹很清楚,要开始造船,就必须从最基础的工序抓起。

于是,他当即下令,全体人员按照分工编入专业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船体的一部分工序。

首先成立的是放样组。

这是造船的第一步,要在放样大厅的巨大平台上,把图纸缩放为1:1的实物线型。

工人们铺开白布与木板,用墨线与尺规逐一描绘出龙骨、肋骨、舱壁的曲线。

年轻的技工们负责描线,老工匠们则用眼力和经验校正线条的弯曲度。

每一道曲线都要精确到毫米,容不得丝毫马虎。

有人趴在地上,用尖笔在木板上反复确认弧度,汗水顺着脸颊滴落到木板上,却无人抬头。

接下来是型材预制组。

随着放样完成,钢板与型钢被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