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P-47战斗轰炸机与A-26战术轰炸机(第1页)

与P-51那种纤长、优雅、略带几分绅士气息的身形不同,P-47更像个披甲猛士——敦实、结实、充满力量感。

林壹站在跑道边,目光沿着机身缓缓扫过。

P-47的机腹显得格外厚重,那种厚度并非冗余,而是为了容纳更大的油箱与弹药舱。

机翼略呈椭圆形,面积宽阔,翼根厚实,翼尖圆润,比野马更强调稳定与承载能力。

两侧翼下,各装有双联挂架,能挂载炸弹、火箭弹或副油箱,构成典型的“战斗轰炸”布局。

阳光洒在机体上,铝合金蒙皮泛着淡金的光泽。

近处的工人正拆下固定锁扣,机轮下的牵引车缓缓停住。

刘科长注意到,机翼下的航炮口比野马的更粗,六挺0.50英寸重机枪整齐排列,枪口覆着红色防尘罩,透出一股野蛮的气息。

尾翼高耸、收线干净,垂直舵面厚实,仿佛连尾部都为抗击冲击波而生。

如果说P-51像是一柄锋利的长剑,那么P-47就是一柄能破城墙的战锤。

它不讲求轻盈,而是靠着强劲的引擎与厚重的结构硬扛。

它能带着炸弹从低空突防,也能在高空与敌机对射。


能像攻击机一样咬着地面目标俯冲轰炸,也能凭借惊人的耐弹性在密集火力中安然脱身。

在P-47的旁边,还有另一架战机。

这便是A-26战术轰炸机。

它一出现,众人的目光立刻被它牢牢吸引。

与P-47那种肌肉感十足的战斗轰炸机不同,这架A-26战术轰炸机显得更修长、更“聪明”。

仿佛它的每一寸线条都在为速度和效率而生。

刘科长一眼就看出,这是一架介于灵巧与力量之间的飞机。

它不像B-29那样庞大得像座会飞的堡垒,也没有其他战略轰炸机的笨重与威严。

在林壹眼里,B-29追求的是高空、长航与覆盖面的毁灭性打击,而A-26则显然生来为“精确”而造——更轻、更快、更能深入敌阵完成战术级的打击任务。

A-26的机头狭长而透明,几乎整块由有机玻璃制成,内部布置着导航席与轰炸瞄准装置。

阳光透过机首,折射出复杂的光影线条,使整架飞机看上去仿佛拥有“眼睛”。

机身则呈流线状收束,细长的腰线平滑自然,从机鼻到尾翼连成一气,几乎没有多余的转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