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划时代的自动步枪!(第1页)

“哒哒哒!”

AK47在林壹手中像是一台完美的机器,每次扣动扳机,枪机便会迅速后坐、复进、抛壳、吸气、进弹。

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想要连贯成线非常困难。

但AK47完成这些动作,几乎没有任何停顿,好像本来就是一体的。

AK47在射击时枪口火焰短促而求实,膛口处溅起微微的灰烟,但没有那种刺鼻的气味,只是一股被燃烧的金属味。

林壹通常点射三发、连射一阵,弹着点在二百米靶上迅速铺开——散布并不宽阔,在战术有效射程内,集中形成了密集的杀伤带。

与中正式、三八式等栓动步枪相比,性能差距显而易见。

栓动步枪的射击节奏像老式钟表,单发精确却需要手动复位。

它们的拉栓、复进、瞄准,每一步都有种仪式感。

虽然单发命中率高,但在同一时间窗口内产出的打击密度远不及AK47。

三八式和九九式在远程定点射击上占优,枪口震动小、子弹弹道平直,但若面对一组机动分散的敌人,一两发的点射无法压制对方的反扑,也无法为小队赢得推进的短暂火力优势。

而与半自动的“39式”相比,差别更多是在持续交火能力上。

39式在单兵层面提升了射速与反应,但其机构、供弹系统和对环境的容忍度都比不上AK47。

半自动在干净条件下的点射精度诱人,但在泥水、尘土或被烟雾笼罩的战场,其供弹可靠性会下降。

而AK47用较低的制造精度换来了高容错性,冲压机匣允许更宽松的加工公差,气体活塞直接作用枪机,泥沙进来也不轻易卡死。

从战术角度看,AK47改变了步兵班的作战节奏。

班组不用再依赖单一的狙击手或精确的火力配比去打突破,而是可以通过自动步枪的强大火力去创造机会,压制、突击、清除敌军的火力点。

它把“近战优先”和“机动火力”合二为一。

在推进编组里,传统的“机动靠步枪、压制靠机枪”的作战战术,被这种更灵活的战术取代。

依靠AK47的强大火力,班长可以把人分成两到三支小组,压制组维持持续点射与短点射的火力扇,机动组利用压制制造的时间窗口迅速改变方向或突破口。

压制组采取受控连发——三发点射或半秒短点,既能保持弹幕密度,又避免过快消耗弹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