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试射的是,155毫米重型榴弹炮(M59型)。
林壹看到,155的样炮在常规与加大药包下均能保持射界与精度,回收与制退系统在装配双联缓冲后显著降低反冲冲击。
炮弹在命中目标时产生的破片半径和冲击效应达到设计要求,针对土木与掩体的毁伤数值令人满意。
热处理后的炮管耐久性优良,但需要在炮闩与闭锁机构的润滑与密封上进一步优化以延长连续射击寿命。
这款火炮主要承担重量打击、要点摧毁与火力准备任务,尤其适合攻坚、阻滞敌方装甲纵队与毁坏坚固工事。
该炮的优势是远程火力与高毁伤,能够在决战或牵制中改变局部战场态势,但对运输与后勤要求高。
刘科长笑眯眯问道,“厂长,怎么样?”
“很好,都达标了。”林壹道。
“但是有一些小问题还是要注意一下。”
林壹将他看到的问题,全盘托出,刘科长闻言,仔细记录下来,以便后续进行改进。
最后是203毫米火炮(M115型)的试射。
203的样炮主要进行高当量弹药的破坏性验证。
低距高装药试射显示对混凝土与钢筋结构的破坏力超出预期,数次命中能在防护墙体上形成贯穿或大面积崩塌。
炮车的承载与回收机构在高反冲条件下稳定,但对地面基座与牵引车辆的要求高。
该炮是专门用于攻坚、港口设施摧毁与敌重构筑物清除。
在要塞化目标与港口作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破坏能力。
优势是单发毁伤极高,能在短时间内瓦解固定防御,但部署机动性差,需配合工程与掩护火力才能完成布置与撤收。
试射结束后,众人回到车间。
林壹对试射结果很满意。
所有样炮都达到了设计性能的理论标准,这说明,这些火炮已经可以开始实施量产了。
“老刘,准备量产,其他我没什么好说的了。”林壹道。
刘科长闻言,喜上眉梢,“好的厂长!”
林壹的这句话,比什么好听的话都好使。
这是对他们成果的最大认可。
“厂长!您要看看其他门类的炮吗?不少也已经进入试制阶段了,有的已经试制成功了。”刘科长道。
林壹来到车间的另一侧,这里都是迫击炮的生产线。
林壹简单看了一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