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周公子这是在绣花呢?(第1页)

正如戴耳返的导播所预言的那样。

深海鱼雷有没有炸鱼塘,没人知道。

但互联网是真炸了。

林屿声歌声还未结束。

热搜榜单就像被点燃的爆竹,一个接一个炸开。

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周慕白深蓝幕后创作故事#

#音乐匠人精神回归#

#华语乐坛需要慢下来#

与《深蓝》相关的热搜词条。

以惊人速度,霸占了热搜榜单前几位。

热度还在持续攀升。

隐隐有爆的趋势。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篇在各大自媒体平台悄然流传的文章。

文章标题充满引人深思的意味——

《两年磨一剑,四百稿歌词,周慕白用“深蓝”致敬匠心:华语乐坛,请慢下来等等你的灵魂》。

文章一开头,就以饱含深情的笔触。

描绘了周慕白为创作《深蓝》这首歌,所付出的巨大心血和时间成本。

【为创作这首《深蓝》,周慕白老师耗时整整两年,期间无数次推翻demo。

光歌词就修改了四百余稿。

每句歌词都经过反复推敲和打磨,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字里行间,极力渲染周慕白在音乐创作上的“匠心”精神。

将其塑造成一个不惜花费时间精力。

也要打造精品力作的“音乐匠人”形象。

紧接着,文章笔锋一转。

开始将周慕白的“匠心”精神,与当下华语乐坛现状进行对比。

矛头直指近年来盛行的“快餐式音乐”和“口水歌”现象。

【反观当下华语乐坛,流水线式的歌曲生产模式大行其道。

粗制滥造的口水歌层出不穷。

似乎只要旋律抓耳,歌词直白,就能迅速走红。

至于歌曲内涵和品质,却鲜有人问津。

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正在严重侵蚀华语乐坛根基。

长此以往,华语乐坛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慷慨激昂,字字诛心。

矛头直指当下华语乐坛弊病。

并将其归咎于市场对“口水歌”的追捧,以及对“音乐匠人”的忽视。

文章最后,更是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华语乐坛黄金时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