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仙家迎新主(上)(第1页)

待众人回到厅堂,李明衍拂去双手残留的铁屑,缓步走向最后一个青铜方盒。盒盖上雕刻的水波纹在烛光下流转生姿,似有灵性。他轻轻打开盒盖,众人不由屏息凝神,探头张望。

盒内是一张材质特殊的兽皮地图,边缘已显斑驳破损,只勾勒出中原地区的粗略轮廓,线条粗疏不均,比例杂乱无章。地图边缘以朱砂笔迹题写八个字:"量天尺地,方圆相准"。笔锋遒劲有力,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

李明衍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他如获至宝般小心翼翼地将地图展平,右手不自觉地划过地图上的水系线条,仿佛在抚摸一位老朋友。

"先生似乎对此物格外熟悉?"卢生捕捉到了李明衍眼中的那抹异样光彩。

李明衍微微一笑:"水工之道,离不开地理图志。此谜正合我意。"他环视众人,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兴奋,"这是关于如何准确绘制地理图的谜题。现今地图多凭经验粗绘,缺乏精准比例,导致行军误判、水利失算、田亩勘误——种种弊端不一而足。"

他从腰间取出一个精巧的铜制小盒,打开后露出里面的铜尺、圆规和一个众人从未见过的小巧仪器。邓起见状,立刻上前协助摆放这些工具,动作熟练得如同多年搭档。


"地图之道在于'缩微',"李明衍捻起一撮细沙,任其从指间缓缓流下,在桌面上形成一个小丘,"正如这沙丘之于远山。一寸之图对应实地百步或千步,需严格对应。若能做到,则可算准确距离,预估行军时日,规划水利疏浚。"

年轻的子彻忍不住问道:"先师曾说,地图难定东西南北,更难准确定量,先生如何解决?"

李明衍不答,转而对邓起道:"你来解释。"

邓起早已习惯了李明衍这种沟通方式,不慌不忙地拿起案上的铜制仪器:"此为'日晷',可依日影定向;再配合'句股测量法',可推算出准确距离;至于高低起伏,则需水准仪测定。"他说得流畅自信,全然不似一个学艺未精的弟子。

子彻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轻声向身旁的同门道:"李先生教徒如此得法,其徒弟都如此通晓精要。"

阿漓站在一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句话,嘴角微扬:"李先生于技法极严,平日里不怒自威。邓起跟随多年,至今仍在学艺阶段,方敢称弟子。"她故意板着脸,眼中却藏不住笑意。

几位年轻方士闻言,神色间更添几分向往。

阿漓意味深长地看了看李明衍的背影,又看了看那些期待的脸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