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璇玑血缘(第1页)

庆历八年春的汴京,空气里还残留着料峭寒意。崔月隐裹紧身上的青鼠皮斗篷,崇文院庑廊下的穿堂风总带着股刻骨的阴冷。他指尖捻着刚从秘阁取出的玉牒残卷,犀角纸镇下压着那部惊世骇俗的《璇玑录》。冰裂纹瓷灯盏里,桐油灯芯突然爆出个灯花,将玉牒上"刘氏"二字映得忽明忽暗。

"真宗景德元年二月庚申,刘婕妤诞皇女,早夭。"崔月隐用银镊子翻动脆黄的楮纸,发现记载夭折公主的墨迹与前后文墨色深浅不一——这页明显是后来补录的。当他将玉牒残卷对着灯光透视时,纸张纤维间显现出被刮去的原字痕迹:"诞皇子,赐名玮"。

窗外传来三更梆子声。

崔月隐突然起身从多宝格取来个黑漆匣子。匣中收着真宗朝宫廷用剩的龙涎香饼,他刮下些香末撒在玉牒上,再用益智子汁轻轻涂抹。被刮去的字迹渐渐浮出:皇子刘玮的名字下,还有行小字"左目重瞳,右臂赤痣如北斗"。这特征与岭南鬼贡院女考官林氏完全吻合——三日前许慎柔验尸时,特别记录过死者右臂的星状胎记。

"重瞳乃舜帝之相......"崔月隐喃喃自语。他猛然想起《宋史·天文志》记载景德元年天象:"荧惑入太微,犯执法"。这恰与刘玮生辰完全重合,更诡异的是当年司天监周琮的批注:"星变应于帝嗣,恐生贰心"。

雨点突然敲打窗棂,崔月隐护住灯焰转向《璇玑录》。这部南唐秘典的"星命卷"详细记载着一种"七星点痣术"——用砒霜混合孔雀胆在婴孩臂上灼刻星图,可篡改其命格显现的星象。书中特别注明此法需配合南唐宫廷特制的窥天仪,而那座镶着三百六十五颗暹罗金刚石的铜仪,去年刚被韩似道从金陵废宫掘出献予官家。

"寅时三刻,雨挟冰雹。"庑廊外传来更夫嘶哑的报时。崔月隐用银刀划开《璇玑录》的包背装帧,在书脊夹层里发现张极薄的羊胃膜。膜上用血画着南唐宫苑图,其中澄心堂的位置标着个古怪的符号:七颗星子环绕着滴血珠。

崔月隐呼吸骤然急促。他取来庆历三年摹拓的《金陵宫城图》比对,发现澄心堂在南唐时竟是科举试卷批阅之所!膜上血珠的位置对应堂中密室,旁边还有行针尖刻的小字:"星命取士,血鉴璇玑"。

窗外惊雷炸响,灯焰剧烈摇曳。

崔月隐突然想起什么,扑向墙角樟木箱。箱中装满他从司天监废纸库抢救来的残档,最底下压着本《江南别录》。这本南唐遗臣所着的秘闻录在"宫禁"篇记载:后主李煜曾命澄心堂女官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