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薛冰蟾的疏远(第1页)

陈砚秋擢升祠部司郎中并迁入林家安排的新宅后,原本紧密的同盟内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道难以言说的裂痕。这道裂痕,并非源于猜忌或不信任,而是源于薛冰蟾刻意的、无声的疏远。

在陈砚秋订婚的消息尚未完全传开时,薛冰蟾还曾通过隐秘渠道送来过一份关于“墨池祭”所用香料成分的最新分析。她发现,那种名为“忘忧藓”的稀有药草,并非直接研磨入香,而是先经过一种特殊的发酵工艺处理,使其致幻和松弛心神的效果更为温和持久,且带有一种独特的、近乎墨香的底蕴。这份情报极为重要,为理解仪式的心理操控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随情报附上的,还有几句简短的、关于分析过程的说明,语气一如往常的冷静客观。

然而,自陈砚秋正式搬入新宅,尤其是他与赵明烛“公开决裂”的消息传开后,薛冰蟾的联络便骤然减少,最后几乎完全中断。以往,她虽不常露面,但总会定期通过墨娘子的网络传递研究进展或接收新的调查任务。如今,连墨娘子也难得收到她的主动消息。

陈砚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他几次试图通过密信与她沟通,询问她对“墨池祭”特制墨锭的研究是否有了新发现,或者是否需要他利用新职务之便,从祠部司的档案中查找相关典籍。但发出的信如同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这日,陈砚秋借核查僧籍档案之名,来到了大相国寺。他知道薛冰蟾时常在此借阅佛经与星象、机关相关的孤本。他在藏经阁外徘徊良久,终于在一处偏殿的回廊下,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薛冰蟾正独自站在廊下,仰头望着殿角的风铃出神。秋日的阳光透过廊柱,在她素雅的衣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似乎清瘦了些,侧脸的线条显得更加清晰冷峻。听到脚步声,她缓缓转过头,目光与陈砚秋相遇。

那一瞬间,陈砚秋清楚地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强行压抑下去的疏离与黯然。那眼神如同被惊动的秋水,泛起涟漪,又迅速归于平静。

“薛姑娘。”陈砚秋上前几步,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干涩。

薛冰蟾微微颔首,算是回礼,语气平淡得听不出任何波澜:“陈郎中。”她用了他的新官职称呼他,刻意拉开了距离。

“多日不见,薛姑娘一切可好?”陈砚秋试图寻找话题,“关于墨池祭的墨锭,不知研究可有进展?祠部司存有一些前朝方士关于炼丹与制墨的杂录,或可参考。”

薛冰蟾的目光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