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新的身份(第1页)

皇佑二年的初秋,汴京城的暑气渐消,天高云淡,是一年中最为宜人的时节。然而,陈砚秋却无暇欣赏这秋色,他正经历着人生中最为突兀和身不由己的转变。

与林家的婚约,如同一声号令,瞬间改变了他在官场上的处境。那场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御史弹劾,就这般悄无声息地平息了。侍御史王逵再见到他时,竟能挤出一丝堪称“和蔼”的笑容,仿佛之前的咄咄逼人从未发生过。秘书省的长官对他愈发客气,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讨好,一些原本轮不到他参与的清贵事务,也开始征询他的意见。

但这并非终点。订婚仪式后不到半月,一纸调令下达:陈砚秋擢升为尚书省礼部祠部司郎中,即日赴任。

祠部司郎中,虽只是从五品上的官职,但地位远非秘书省校书郎可比。祠部司掌祠祀、享祭、天文、漏刻、国忌、庙讳、卜筮、医药、僧尼等诸多事务,权责颇重,且是极易接近皇室和中枢的职位。这一擢升,幅度之大,速度之快,在讲究资历的北宋官场极不寻常,无疑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陈砚秋已今非昔比,其背后有了强大的推力。

调令下达当日,撷芳园便派来了管事和仆役,几乎是“协助”着将陈砚秋那点简陋的行李从租赁的小院搬出,送入了一座位于内城黄金地段、紧邻着权贵府邸的三进宅院。宅院轩敞,亭台楼阁俱全,家具陈设一应都是崭新的上等货色,甚至连仆从丫鬟都已配备齐全。这一切,自然都是林家的手笔。陈砚秋甚至没有拒绝的余地,仿佛他只是个暂时寄居于此的客人,而真正的主人,是那尚未过门、却已无处不在的林家。

站在新宅的书房里,望着窗外精致的园林景致,陈砚秋感到的并非喜悦,而是一种深沉的窒息感。这华美的宅院,如同一个更加宽敞、更加舒适的牢笼。每一件家具,每一个仆役,似乎都带着林家的印记,都是无形的眼睛和耳朵。他在这里的一举一动,恐怕都难逃林振元的掌握。

赴任祠部司的第一天,陈砚秋便感受到了这种“关注”的无所不在。同僚们的态度恭敬中带着探究,上司的言辞客气中藏着试探。更明显的是,他发现自己经手的公务,似乎总比别人更加“顺畅”。一些需要与其他衙门协调的棘手事项,往往他只需递个条子,或者派人去打个招呼,便能很快得到解决。这种超乎寻常的便利,并非源于他个人的能力或威望,而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他背后那股新晋势力的影响。

这日,他需要调阅一份关于前朝祭祀仪轨的档案,这类档案通常存放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