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郡王府往北不到二十里,有一处宽敞的平地。
平地旁边是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叫作东村河。
河流北边是一片草场,无数的骏马在来回奔跑。
南边是一望无际的军营,里面驻扎着登州军真正的主力。
杨元嗣的亲卫马军一千多人,跟着他东奔西跑,几乎没有回登州的机会。
不过这些精锐都经过了战场的洗礼,这些远不是训练所能练出来的。
这次杨元嗣回登州将他的侍卫队全部解散,分散到了大部中担当中层军官。
杨元嗣本来想将登州军完全改造,后来发现效果不大。
他本来想将这支队伍命名为赤旗军,旗倒是赤旗,大家还是称呼为登州军的多。
杨元嗣部下的力量和分支也非常复杂,有神武军,有登州军,还有渤海的马队。
登州军是杨元嗣的私人武装,有独特的班长连长营长等军官体系。
这套体系虽然十分合理,但是跟神武军和其他军队的官职就不太好对应。
杨元嗣认为这些都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军队的战斗力。
大营的名字就叫作“登州营”,现在里面有五万多人。
这五万人是精锐中的精锐,职业军人。
他们有渤海的马贼,也有从全国各地流落到等登州良家子,
还有从沙门岛里选出来的囚徒。
虽然来源复杂,不过这些人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一个是武艺高强,一个是完全忠于杨元嗣。
辛兴宗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他的能力也让人信服。
杨信是副帅,训练的主要是重甲步兵。
李重山顶盔掼甲站在杨元嗣身旁,他现在是骑兵队的营长。
辛兴宗对他倒是一视同仁,李重山也毫无怨言。
杨元嗣对于这个养子还是很满意的,只是感觉他相貌虽然随母亲,
但是身上有一种东西却越来越像杨信。
他们之间肯定有什么不为人道的联系……
不过杨元嗣不关心的这些,他让杨信挑选一万精锐步兵。
杨元嗣计划在年底的时候将曹蛟彻底铲除,这个兵力就已经做够了。
杨信的铁甲步军对付那些曹蛟的水军以一当十都算少说了。
现在只要能有办法将这些部队送到靖海城就行。
这就需要水师了。
辛兴宗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