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午后的便当盒与设计图的温度(第1页)

五月的阳光,已经褪去了初春的微凉,带着几分初夏的暖意,慷慨地洒满整个校园。高大的梧桐树新叶繁茂,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空气里弥漫着青草、泥土和某种不知名花朵混合的清新气息,是独属于校园午后的慵懒与生机。

高二年级组的办公室里,此刻却并非全然慵懒。午休时间刚过,不少老师已经回到座位,或伏案批改作业,或低声讨论着教学进度。林雪萍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她手边摊开的几份学生实验报告上跳跃。她正专注地审阅着,红笔在纸页上划过,留下清晰而严谨的批注。

报告是关于“校园小型生态系统观察”的,学生们分组在校园的不同角落设置了简易的生态瓶或观察区。大部分报告写得认真,数据记录详实,分析也基本到位。林雪萍的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丝欣慰的弧度。这份欣慰,在翻到署名“江韵华、许清瑶”小组的报告时,达到了顶峰。

报告不仅图文并茂,详细记录了生物角那片小小花圃中昆虫种类、植物生长情况的变化,还额外附上了几张打印清晰的照片。照片显然是许清瑶的手笔,构图精巧,光影运用得恰到好处,捕捉了蜜蜂采蜜、蜗牛爬行、甚至雨后水珠在叶片上滚动的瞬间。报告的分析部分,不仅结合了课本知识,还大胆提出了关于光照变化对小型生态群落稳定性的猜想,逻辑清晰,有理有据。江韵华严谨的数据记录和许清瑶敏锐的观察力、出色的表达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林雪萍在报告末尾写下“观察细致,分析深入,图文并茂,优秀!”的评语,并特意在“优秀”两个字下面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她放下笔,端起手边的保温杯,啜了一口温热的茉莉花茶,目光不经意地投向窗外。楼下不远处,正是学生们午饭后自由活动的区域。篮球场上传来阵阵喝彩,树荫下三三两两的学生或散步或聊天。

就在这时,她的视线捕捉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江韵华和许清瑶正并肩走在通往图书馆的林荫小道上。许清瑶似乎正兴奋地说着什么,双手比划着,微卷的长发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在阳光下跳跃着栗色的光泽。江韵华微微侧头听着,脸上带着惯常的、略显懒散却又专注的神情,偶尔点头回应。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们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

林雪萍看着他们,不由得想起昨晚在快餐店偶遇时,他们埋头修改设计稿的认真模样。这两个孩子,在学业和兴趣上,似乎总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她收回目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