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在看到战报后,第一反应就是问:“这又是蒙古的哪支部落?”
自从林丹汗在喜峰口大败被俘后,一直困扰大明北境的漠南蒙古就基本上土崩瓦解了。
朱由检在遵化城待了一个月,都没有任何一支蒙古部队来报仇,也说明漠北已经没有成建制的蒙古军队了。
所以现在这支在前线突然冒出来的蒙古人就显得很突兀。
起码现在没人知道他们是从哪儿冒出来的,谁叫他们来的。
孙传庭说道:“陛下,蒙古人部落繁多,互相攻伐,或许是在林丹汗之后,又有人把蒙古部落集结了起来。”
“如今正值秋冬,也正是蒙古人南侵抢粮的时节。”
朱由检听明白了:就是经过两三个月的养蛊后,又诞生了一个新的蛊王呗。
“兵力上……一共多少人?”
孙传庭看着那些战报,说道:“从目前情况看,起码也在四五万以上!”
朱由检瞪大了眼睛:“这么多?”
孙承宗立刻补充道:“陛下放心,这些人不一定都是作战人员。也有很多不能参战的部分。”
“因为蒙古人南侵的话,往往拖家带口,老弱残孕都有。人数多,并不意味他们能打。”
“而且这次他们可以进入关内,也是因为榆林在张献忠手上的缘故。臣猜测,恐怕是张献忠北上联系了蒙古,企图扩大榆林镇的影响力,同时还要以此为筹码与我们对抗。”
“眼下张献忠要是真的跟蒙古人联合的话,他的后路就多了。甚至还能流窜到别的边镇去。”
孙承宗顿了顿,说道:“而且对榆林的包围也没那么快打响。恐怕张献忠还有一战之力了。”
这个消息对眼下的明军来说无疑是不太好的,甚至可以说是整个陕北的形势依然扑朔迷离。
但幸好朱由检一开始也没有特别着急,觉得现在起码是把米脂给收了回来。
只要能在陕北钉下一根钉子,那么剩下的也就好说了。
唯一让人不安的,就是张献忠如果真的联合了蒙古人,加上陕北的其他农民军,只怕后面的事情还要变得更加难办。
相对于陕西那么的饥民和农民军,明军目前从数量上还是占据劣势。
而且朱由检发现朝廷官兵在陕北也好,还是山西,貌似名声都不太好。
所以朝廷想要有点什么行动,基本都会被当地人给敌视,或者开展不顺利。
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