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节 创新光荣抄袭可耻(第1页)

创新光荣,抄袭可耻,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尤其是很多人认为现在是只论成败,不论是非,只要是成了,赢了,那么就成者王侯败者寇,这个观点我是非常不赞同的。尤其是经营阶层如果流行只论成败,不论是非的这种理念,那么对这个社会的危害是非常非常大的。我们当然应该先论是非再论成败。

一个社会要进步,必须坚守一些价值观底限,必须惩恶扬善,必须大声疾呼,创新光荣,抄袭可耻。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保护是一个社会创新的动力源泉,一个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度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创新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社会如果卖假货可以赚到钱,并且不会被谴责,那么很多意志薄弱,不知廉耻的企业就会拼命地卖假货,而不是自己去创品牌。踏踏实实去创品牌的企业,在这种假货横行,又不受制约,不受惩罚的环境中,也是无法生存的。试想一下,如果抄袭不被惩罚,并且不被谴责,那么大家很可能就不会去原创,如果造假不被承接,很多人就会铤而走险去造假。其实现在在中国造假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前一段我看到马云先生也在那儿大声地疾呼,要像对付救驾一样去打击造假,我非常欣慰,也非常地赞成,如果这个社会每个人都站出来大声地去呼吁打假,大声地去认为创新光荣抄袭可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是有希望的。

我曾经听过一个官员讲,以前我们以为我们去抄袭国外的技术是占了人家的便宜。抄袭了人家的技术,仿制人家,不给人家专利费,我们是占了别人的便宜。后来我们发现其实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因为你可以去抄袭别人而不是自己去创新,结果是扼杀了本土企业的创新土壤,造就了一大批不会创新,只会去生产仿制品的工业,最后使整个企业界的创新力在丧失。

在硅谷,在美国,如果是模仿和剽窃别人,不但有法律上的巨大风险,而且不可能有人会投资你,甚至员工都会以为你工作为耻,这样的土壤自然没有人去抄袭,大家就会拼命地去创新。所以在美国会看到,虽然推特等等很多的创新出来,但并没有大家一窝蜂地上,而在中国不一样,当团购出来之后,很快我们就是千团大战,当任何的一个 O2O 的模式出来,立刻有非常多的模仿者,当然在打车,包括后来的共享自行车领域都是如此。大家都是一窝蜂地上,而不是自己去寻求自己独特的创新。

我非常赞赏陈寅恪先生的人格,他说过有四不讲,前人讲过的他不讲,近人讲过的他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他不讲,自己过去讲过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